5月15日,由貴州路橋集團承建的納晴高速六枝特大橋順利合龍,刷新了同類型橋梁的世界紀錄。
六枝特大橋是貴州省納雍至晴隆高速控制性工程,大橋全長2023.5米,橋面距谷底水面凈空315米,主跨徑320米,最大墩高196米。主橋墩高度、單跨跨徑、橋長3項指標,在同類型橋梁中均居世界第一,主橋采用的五跨預應力混凝土空腹式連續(xù)剛構梁結構形式為世界首創(chuàng)。
大橋建設過程中,建設團隊根據空腹式剛構橋結構的特征和受力需求,以及施工現場環(huán)境的限制,采用了雙扣掛懸臂澆筑施工工藝,創(chuàng)造性地融合了拱橋、斜拉橋和連續(xù)剛構橋三種橋型施工工藝,形成了獨特的“一橋三工藝”??崭箙^(qū)下弦采用類似拱橋的扣掛懸臂澆筑工藝,上弦采用類似斜拉橋扣掛懸臂澆筑工藝,匯合后的常規(guī)梁段采用剛構橋懸臂澆筑工藝。這一創(chuàng)新舉措,最大限度地適應了當地地形,顯著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橋梁的跨越能力,也為空腹式剛構橋施工技術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。
同時,建設者們還在各施工工序中積極應用“基于北斗精準定位的施工精度控制系統(tǒng)”“大體積混凝土智能溫控技術”“液壓爬模同步爬升與可視化調整技術”“可折疊可伸縮三角托架施工技術”等一系列新工藝、新技術、新方法,有效提升了施工安全性和精度控制水平,成功克服地形地質條件復雜、建設運輸條件差等難題,確保大橋順利合龍。
大橋建成后,兩岸通行時間僅需2分鐘,將極大地改善區(qū)域交通條件,同時,作為納晴高速的重要組成部分,為推動納晴高速今年全線通車目標奠定堅實基礎,它將串聯起杭瑞、廈蓉、滬昆等國家高速公路主線,完善貴州省境內國高路網和區(qū)域路網布局,加強黔西地區(qū)與外界的聯系,促進區(qū)域資源、能源開發(fā),推動旅游業(yè)蓬勃發(fā)展,為鄉(xiāng)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。
從藍圖到現實,六枝特大橋的建設凝聚了無數建設者的心血與汗水,他們在深山深谷間,日夜奮戰(zhàn),用智慧和力量鑄就了這座跨越天塹的鋼鐵巨龍。
讓我們共同期待,這座大橋正式投入使用,見證它為區(qū)域發(fā)展帶來的無限可能。